人民币国际支付排名持续上升,全球金融安全网中角色如何增强?——专访张礼卿教授
token钱包 2025年2月20日 18:25:01 token钱包安卓版下载 27
全球经济金融状况持续演变,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地位可能得到加强。这种转变背后,原因众多,考量现实。
短期推动因素
美国的行动造成了一系列变化。自乌克兰危机开始,美国把美元当作工具,迫使俄罗斯等国家寻找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成了最佳选择。根据俄罗斯央行提供的数据,现在人民币在俄罗斯出口和进口结算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5%和36%,而两年前这一比例还只有0.4%。此外,企业的交易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最近两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普遍下降,这一现象促使企业更愿意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贷款,以完成进口款项的支付。这一趋势进而带动了全球范围内人民币贸易贷款的迅速增加。SWIFT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的占比达到了5.8%,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行列。
金融合作创新
我国与国际组织紧密合作,力保人民币的顺畅流通。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全球清算机构共同建立了人民币流动性机制(RMBLA),这一机制在金融市场波动期间有助于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共同合作,成功设立了该流动性机制。这一行动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推动了人民币走向世界,同时为国际金融交流拓展了新的道路。
关注中长期因素
与短期指标波动不同,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在于推动其成长的根本动力。真正指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是那些长期影响要素,这正是专家所说的“基础力量”。只要这些基础力量持续向好,境内外的机构和个人对人民币的使用和持有欲望也将持续增强。这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我们必须从不同层面持续推动并维护这些基础力量的稳定。
“去美元化”呼声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但“摆脱美元依赖”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将美元用作政治手段,让许多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元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若美元被滥用进行政治操作,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安全就可能面临威胁。为确保本国利益,众多国家纷纷力推“去美元化”策略,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更稳定、更安全的货币替代品。
人民币作用增强判断
目前和未来,全球经济可能遭遇衰退及金融不稳定的增加风险。在这种形势下,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安全体系中的地位有望增强。这一变化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的。首先,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和强大的国家实力为人民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人民币在国际间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被接受的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前面所提及的金融合作以及相关规划,使得人民币在面临危机时,能够发挥出更加显著的稳定与支持作用。
推进举措建议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需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首先,必须保证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速度,这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若持续实施资本管制,仅依赖离岸市场的发展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将难以持续,还可能引发投机行为和金融服务外流等问题。另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达成的双边贸易货币结算协议,虽然短期内便于实施,但从长远来看,却面临一些局限。我国必须持续维持贸易逆差状态,并拓宽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向对方提供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否则,可能会降低对方履行协议的意愿。
关于人民币未来能否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您有何高见?若您认为这篇文章有参考价值,请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